《什么金盆洗手,我又不是龙头大佬》
《什么金盆洗手,我又不是龙头大佬》全本免费阅读
第240章 北上考察团
深城招商局的老大姓吴,叫吴利民。能来特区搞经济的人,有两个特点,一是能干,二是没背景。
毕竟,经济挂帅的旗帜刚举,搞好经济有没有功,尚且两说。但搞不好特区经济,一定有黑锅。
有政治背景的,肯定稳妥起见,不出来冒险。出来搞经济的,其实是改革派马前卒,进步派的先锋官。
要是撑到胜利结算那天,政治回报肯定十分丰厚,但身上的担子很重,不干点实事出来,根本对不起人民。
要知道,四大特区是新路线的尝试,尝试失败可能是要开倒车的!
吴利民调来深城前,曾受老总亲自瞩托,有着跟特区共存亡的信念。在特区任职一年半的时间,累计启动一百多个项目,成绩斐然,有拼命三郎的绰号。
来到罗湖口岸迎接港商时,甚至连港商背景都不知道,便跟区招商办主任,外贸科长,公安大队长站在一起。
劳斯莱斯挂着临时的两地通行证,驶过口岸检查站,跟着有两辆奔驰,三辆丰田。
用奔驰打头的投资考察团很多,但是劳斯莱斯打头的不多。
吴利民紧了紧领带,手臂夹着公文包,脸色竟浮现出一丝紧张,出声问道:「小陈,哪间公司的老板,派头整的还挺足。」
宝安区招商主任陈吉林上前一步,低声报告:「领导,是飞马球鞋和91杂志的老板,叫尹照棠。」
吴利民会出面迎接每一个考察团,但不代表每一个人都负责接洽。只有海外来的大企业,才由他亲自陪同。
剩下的小公司,单笔几十万美金,都会交给科员。
比如,今天来的老板,他都没打算全程陪同,自是不会做功课,疑惑的问道:「姓尹的,港岛很少见呀!」
「有这号人物?」
飞马波鞋跟91杂志都不是大企业,帐上资产都没有两百万美金,不在重点企业名单中。招商局收到考察计划,欣然批准,但不会上报正职领导。
陈吉林细声解释道:「有三合会背景,做一点灰色生意。」
「嗯。」
「明白了。」吴利民脸上的紧张,突然释去,回头看见穿着便装,腰板笔直的赵队长,心头恍然。
有关港岛的社团份子,各部领导有做批示。八字方针:分开看待,谨慎合作。
文件精神表明,要客观的从时间,空间上,看待华人民间社团的功过。用谨慎的态度跟民间社团合作,不允许恶劣风气传进内地。
肯来内地投资建设,政策上肯定欢迎。
尹照棠,左手,大炮,蛋挞四人下车时,引起接待团的一阵惊讶,主要是尹照棠有点过于年轻,不由让人怀疑他的决定权。
可再看大炮,左手几人表现的服帖恭敬,主次分明,眼中的轻视便一扫而空。
人都是会综合判断实力的,要是只看年龄,二世祖们不够钱吗?
左手跟蛋挞都是第一次来内地,穿着西装,抽着香菸,跟着大佬走场面。大炮和接待团里几个人都在私下喝过酒,算是一个熟人,负责居中介绍。
一行人在口岸互相引荐,打过照面,便转战到深城招待所落脚。下午,在招待所便有一场推介会,介绍一些深城主推的项目。
每个城市都要发挥创新精神,搞点头出来,吸引国外的投资者。
可能来内地的投资者,大多都带着项目来,很少人会在推介会里挑项目。尽管推机会上有些公路,电站和工业项目直接公开招商,但在八十年代,有胆量投来内地投基建的人可真不多。
有的人宁愿拿几百万美金去濠江赌光,都不敢拿钱回内地搞重资产。
尹照棠见到连发电站项目都挂在招商会上,不由感叹,八十年代的国内,真是一个黄金时代。
虽然,改革要付出代价,但进发出来的机遇,千年难遇。
国人只有在八九十年代,可以不靠关系,不论出身,单靠头脑和努力,实现阶级跃迁,
公平公正到连文化都不需要,跟着国家政策,该下海下海,倡导买房买房。有钱倒腾点货,没钱进厂打工。
二十年间,总有一笔发展红利,会亲自交到你手上。
千禧年之后的市场,看似烈火烹油,实则已铸成壁垒。
要在公开的招商会找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