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魔尊在七零养家》
《魔尊在七零养家》全本免费阅读
第四十四章启程了
出发前一晚,燕九如和陈茵被老丈人喊去说话。
陈书记也是叮嘱一些注意安全之类的老话。此外特别提了上面政治形式复杂,他们这些小虾米要谨言慎行,不要参与等等。
最后,交给两人一封信和几根小黄鱼,神情凝重地嘱托道:“。。。是我参加革命时候的老首长,对革命、对党忠诚无比,慷慨仗义,而且打仗非常厉害。
。。。子弹打伤了肺部,一直咳血还坚持指挥战斗。。。就这样的一位老将军,听说前阵子被人迫害。
我辗转收到消息,说连警卫员和医护都给撤了,药品也给断了,跟上面的通道完全被截断,有人这才千难万难往下面送消息。”
他叹口气,道:“我当年只是队伍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干部,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功臣不是死在敌人的手上,而是被自己人残害死。”
“这是地址和联系人,有可能的话,想法子去看看,照应一下。不计手段,先把命保住。”
燕九如看着老丈人又气愤又难过的样子,见他摩挲着信,最后还是对两人道:“量力而行吧,这事儿风险太大,自己安全要紧。”
燕九如接过信揣起来,把小黄鱼推回去,道:“爸,你放心,只要人还有口气,我们指定想法子。”
再多他也没说。
魔尊大人轻笑一声,管它是什么界面,是人、神还是魔,很多东西都是相似的。
说起来可笑,明明是争权夺利,非要按个什么高大上的名头,其实质上还不就是那么回事儿?
想抓权无可厚非,但残害功臣就不对了。
燕九如两人推辞了小黄鱼,但他老丈人摇摇头,“我也是受人之托,收下吧。”
陈茵也道:“收下吧,不然托付的怕不会安心。”
***
陈书记又连夜带着两人去趟牛棚。
所谓牛棚其实也不是真的牛圈,牛马等牲畜在大队可金贵着呢,送来下放的人实际上被安置在牛圈旁边的几间透风的茅草屋里。
陈茵早跟燕九如讲过这些人的来历。
这里有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,男人是数学家,妻子出身书香门第,被下放后,一家人不离不弃,死活要在一起。上面也有人保他,便下放到红星公社,这些读书人基本没啥劳动力,各大队都不爱要,陈书记就接收了;
还有一对留洋回国效力的教授夫妻,这背景,可想而知了,也辗转被安排到这里;
剩下两个是曾经战功赫赫的老革命,还有一个没跑路的大资本家,都是陈书记主动要来的。
老革命不用说了,也是陈书记曾经队伍里的师长政委,他是必须要保护的。
革命胜利后,队伍里活下来的人很多人进了城,当了官,只有他思虑再三回到了乡下老家,当个村里的书记。
当年不少人还笑话他是当了个最小的官。
现在看,这最小的官却是最有用的官,上面多少人辗转托付他,保住一些人的命。
另外一个人是非常有名气的大资本家。
不说县市里,连省城的好些产业和店铺、宅子都是他家的,胜利后他捐了不少产业给国家,但还是落得如此地步。
***
这个人跟陈书记自然也是有些渊源的。
他当年参加革命的时候,革命队伍经常面临经费短缺,战士和干部都是吃野菜,穿的衣裳鞋子都破烂不堪,更别提被老蒋和鬼子追着围剿时候,日子十分艰难。
陈书记年少时给这个大资本家当过几年书童,知道他人不错,不然他也没机会认字。革命遇到难处时,他硬着头皮悄悄求上门借过几次大洋,少则一两百,多则两三千。
当时队伍上也是打了借条,盖了章的。
这些大洋说是借的,其实直到革命胜利也没还过一块大洋。
这样的人都要被整被斗,陈书记作为出面借钱的人,第一个就不答应了。
别看他平时不爱争抢也不咋吱声,但毕竟是战场上行活下来的人,触及底线也是要爆发的。
他带着枪,风尘仆仆亲自去市革委会要人。
不给是吧?
跟他耍横是吧?
他一个光脚的,还能怕穿鞋的?
据知情人说,陈书记一把揪着革委会的头头拖到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,当着众多围观看热闹的人,扒开衣裳,露出十几处伤疤。
他一手一支王八盒子,朝着对方头上方‘啪、啪’就是两枪,然后道:“老子穷得叮当响才去打鬼子闹革命,跟老子耍横?!儿子,老子哪个都不怕!
鬼子要打,人也要做!咱革命人一口唾沫一个钉!
咋滴?革命胜利了,鬼子打跑了,翻脸不认人了?!这些欠条大部分是老子经手借的,一共三万七千八百五十块大洋!
来,现在谁连本带利把这钱给还上,老子二话不说就走人!
不然的话,谁批他斗他,先跟老子比划比划对决吧!”
革委会的那群人哪儿敢跟枪林弹雨出来的人对决枪法啊。
而且,里面也有几个正经人,最最关键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人家已经回乡下种地去了,你还能把人咋样?
最后只得妥协,让他把人领去乡下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,反正乡下的日子也艰苦。
***
陈书记这辈子最大的爆发就是这一次把昔日的‘债主’保了下来安置到自己村里。
这几年在大队虽然也清苦些,但足够安稳。
他们大队也基本不搞批斗,顶多隔三差五去大队部搞政治学习,大伙儿读报纸,拿旧报纸写读后感,就当练字了。
大队部烧炉子,又暖又亮堂,比呆在茅草屋舒服多了。
公社和上面来人?
呵呵,人呐,管你是谁,都怕不要命的。
自打陈书记爆发一次后,从上到下,谁不知道这个不大咋吱声的书记其实不好惹啊。
哪还敢上人家地盘上搞事儿?不怕去了回不来啊?!
没见有一回一群红小兵吆吆喝喝地去了,结果好几个被打折腿,丢进山里自生自灭,剩下的几个鬼哭狼嚎地跑了。
本来就穷得连只鸡都招待不起,从此以后更没人去杏花大队闹腾了。
***
燕九如两口子来这里也是这些人知道他明天就要出发,还是有些托请的。
带孩子的夫妻拿出一封厚厚的信,道:“如果方便,就帮忙送个平安信给孩子爷爷奶奶,还有外公外婆,这里的地址是原来的,不知道这几年他们还在不在那里,状况如何了。。。。。。”
那对留洋的夫妻,除了平安信,还给了一个联系地址和电话,道:“我这发小叫刘长义,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,要不是他四处想办法,我们也没机会来这里落个安生。
他这人看着有些不着调,但人很仗义,他是坐地户,你们要打听什么消息,或者需要帮忙,可以找他。”
其他人不是首都的,只能给些建议。
他们别看落魄至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